在重新更正了自家的定位之后,张鸿的心态就要端正多了。
“《微微一笑很倾城》什么时候开机?”
“暂定是年底。”
苏安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苏总那边和我透露过,这次准备让影版和剧版同期上市,剧影联动!”
“所以不论剧版还是影版先杀青,后面估计都要再等一段时间。”
张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样的操作倒是不难理解。
如果影版和剧版质量都不错的话,确实能起到【1+1>2】的效果。
只可惜,很多小说其实并不适合改编成电影。
于是出乎苏安预料,却见张鸿开口道:“那就剧版吧。”
不等苏安反对,张鸿便摆了摆手:“顾慢的小说太长了,改编电影风险很大,没必要冒这个险。”
“那黄小明————”苏安眼神一亮,想起了对家。
张鸿闻言呵呵一笑:“电影大概率能回本,甚至能小赚一笔;不过口碑么————就不好说了。”
换做是一般演员或许会很高兴,但黄小明未必会这么想。
别看演员挑选本子的逻辑各不相同。
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对于一线明星来说口碑比票房重要。
一部十亿票房的大烂片,绝对没有一部票房过亿的高口碑电影意义大。
毕竟赚钱的是投资方,口碑才是属于演员的长久红利。
一部电影的好口碑,甚至能让主演吃上几年,甚至十几年。
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大话西游》。
要知道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大话西游》是极其失败的。
可偏偏就是这部失败的商业片,让电影的一于主角、配角都吃了多年的红利。
导演刘振伟后半辈子甚至几乎都在这部片子的基础上吃老本、炒冷饭。
在有得选的情况下,张鸿自然想要慢慢积攒下一个好口碑。
反正他又不是吴签,不用这么急着进去踩缝纴机!
由于张鸿的坚持,苏安也只能按照张鸿的意思去办。
剧版就剧版吧,反正都是优质资源,也无所谓吃亏。
苏安的心态转变的倒是很灵活,转眼便重新规划起来。
比如片酬,这就是重中之重!
不是苏安唯利是图,而是这两年片酬涨得实在太快了。
2012年一线明星才能拿到的价格,眼下一个好点三线都敢报价同样。
从2012年至今,国内一二线演员片酬最起码“疯涨250”。
比如杨影虽然没什么作品,可就凭《跑男》第一季火了。
结果这位姐姐就敢报价800万,直接一年走完了四大花旦十年的路。
当然,制片方是商人,不是慈善家。
对他们来说杀头的买卖都能做,唯独亏本的生意不会干。
他们愿意买下当红明星的档期,自然也是有得赚。
所以兜兜转转,还是互联网影视公司、gg商和各大电视台买单。
就比如张鸿,他的参演能让《微微一笑很倾城》的gg赞助能力再一个台阶。
只是见苏安这幅踌躇满志的架势,张鸿忍不住叮嘱了一句:“别喊的太狠,差不多就行,咱别当那个出头鸟!”
“明白。”苏安说罢忽然想起一件事,忍不住提醒道:“鸿哥,其实除了片酬之外,咱们在选角方面还是有挺大话语权的。比如————女主角!”
苏安不知道“贝微微”这个角色有什么特质,但她相信张鸿。
在她看来,无论谁出演“贝微微”最后都能被自家老板带着一块起飞!
这样的好处与其让给别人,不如自家人消化了。
哈,老板的“鱼塘”,自此就由她守护了!
念及此处,苏安心底一时竟然有点小兴奋呢。
也就是时代不对,性别错了,否则苏安绝对是太监总管的好苗子。
而被苏安这么一提醒,张鸿也想起了这茬儿。
不过在沉吟片刻之后,他却摇了摇头:“不急,等《克拉恋人》播出之后再说。”
没错,他在《微微》剧组的话语权不小,可那也是有限制的。
眼下无论是彭晓再、还是热芭都还只是个小演员。
张鸿如果强推她们当女主角,华策那边肯定说不过去。
他们是看重张鸿,可那也是以赚钱为前提,不是砸钱给他浪费的。
如果张鸿仗着这份看重为所欲为,最后说不定反而会连累自己。
“《克拉恋人》?”苏安算了算:“七月————那应该还来得及。”
但随即她便忍不住问道:“如果《克拉恋人》的收视不理解,晓冉和热芭都够不上呢?”
“那就在外面选!”张鸿没有尤豫:“圈内总有合适的女演员!”
他只是花心了一点,好色了一点,又不是真的恋爱脑。
轻重缓急张鸿还是拎得清的。
苏安闻言心中有些意外,但也下意识松了口气。
毕竟张鸿的事业如果垮了,她这个经纪人也就不值钱了。
随着张鸿和杨容终于打破隔阂,坦诚相待。
《伪装者》的拍摄则进行的越发顺利。
毕竟“假戏真做”永远是表演领域中最好用的“歪门邪道”。
真是,谁用谁知道。
就算是一个文盲,在这种歪招的帮助下说不定都能有影帝级别的表现。
至于有没有人看出两人是在“假戏真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导演李鳕没说,制片人侯宏亮也没看见。
问就是张鸿和杨容太敬业了,演技也是嘎嘎的好,反正就是棒!
唯独每天默默在角落里温习剧本的宋铁心里清楚,这两个家伙在搞什么。
要知道大结局那天晚上,她可是硬生生“被生病”了一回儿。
为此宋铁还错过了《何以》的大结局,别提多委屈了。
故此在黄教主和杨密的电影版《何以笙箫默》上映后,她决定支持一把。
毕竟剧版都拍的这么好看了,电影级别的画面那不得上天了?
为此宋铁还特地挤出了两个小时的珍贵休息时间,悄然溜到了电影院。
但是,她发现自己还是天真了。
宋铁觉得这片子有一句台词说得太对了——丢死人了!
她如此,这部电影亦是如此!
然而和其他观众相比,宋铁还是太宽容了,毒舌的网友们可不会嘴下留情:
误,黄教主果然还是那个黄教主,《中国合伙人》只是个意外。
看到开头的时候还兴致勃勃的想着吐槽的————但后面还是放弃了,没办法,全是槽点,无处下手!只能说这部片子剧情之狗血,台词之矫情,表演之生硬,叙事之混乱,足矣竞争2015年的年度烂片!
烂到令人发指!
看见黄教主一本正经念台词我就觉得好出戏————另外杨密每部现代戏都能演出林萧的感觉,这算不算悲哀?
中国电影有垃圾不可怕,可怕的是垃圾们牛逼烘烘地招摇过市。
烂片能有这么高的首日票房,我想并不是因为大家爱吃屎,而是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屎!
但今天我还是必须要说一句:这部烂片连屎都不如!
深夜,看着第一批电影观众义愤填膺的评论,黄小明自闭了。
张鸿倒是笑了,可是笑着笑着,忽然也笑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