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刚准备高考,过气顶流逆袭什么鬼 > 第114章 歌曲入选和陈文卓的邀请

第114章 歌曲入选和陈文卓的邀请

周日。

许琛睁开眼时,窗外的天光刚刚刺破晨间的薄雾。

他没有立刻起床,而是静静地躺着,感受着身体里那股前所未有的、充沛到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精力。

思维清淅得可怕,仿佛大脑成了一台超频运行的精密计算机,每一个念头都迅捷而准确。

这种感觉,和他高一高二时整日昏昏沉沉、被疲惫感拖拽着的状态,恍若隔世。

他现在完全明白了。

那时的自己,并非懒惰或贪睡。

而是病毒性脑炎的后遗症,让他的大脑不堪重负,只能通过强制性的休眠来进行自我保护。

如今,那道枷锁,已被系统彻底击碎。

现在的他,甚至比初中联考时那个所谓的“天才”状态,还要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这是真正的新生。

许琛心念一动,半透明的系统面板在眼前浮现。

【人气值:215,870】

二十一万多。

这个数字,静静地躺在那里,却仿佛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厚重力量。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许琛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人气商城里那个闪铄着微光的选项上。

【随机文艺技能(盲盒):10000人气值/次】

昨天那个【粘土手工(初级)】带来的神奇体验,还残留在指尖。

那种身体先于大脑、仿佛与生俱来的技艺本能,着实让人上瘾。

反正人气值充裕,不如再来一次。

许琛的念头,没有丝毫尤豫。

“抽取。”

【一万点人气值已扣除,盲盒开启中——】

一道冰冷的机械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恭喜宿主,获得新技能:咏春拳(初级)】

哎?

哎!

咏春?

许琛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居然是拳法!

哪个男生心里没有一个飞檐走壁、快意恩仇的武侠梦?

更何况,这还是大名鼎鼎的咏春拳!

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感从心底涌起,许琛猛地从床上一跃而起,三下五除二换上一身宽松的运动服,抓起钥匙便冲出了家门。

清晨的小区院子里,寒意尚未散尽。

活动区的小广场上,一群大爷大妈正和着舒缓的音乐,跳着养生操。

许琛没有理会任何人。

他独自走到广场边缘的一片空地上,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缓缓拉开了架势。

二字钳羊马。

仅仅是一个起手式,许琛便感觉到全身的肌肉、骨骼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拧成了一股绳一股沉稳凝练的力量,从脚底涌泉穴升起,贯穿腰胯,直达双臂。

摊、膀、伏——

咏春的拳理、招式、套路,清淅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仿佛他已经在这条路上浸淫了数十年。

身体的本能,完全接管了大脑的思考。

一套行云流水的小念头打完,许琛收势而立,只觉得浑身气血通畅,一股暖流在四肢百骸间流淌,说不出的舒爽。

旁边几个早起的大爷不知何时停下了舞步,正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见他收了功,其中一个穿着白色练功服的大爷忍不住抚掌赞叹。

“好子!这拳打得有章法!漂亮!”

许琛笑着冲那位大爷抱了抱拳,对这个新技能感到无比满意。

晨练结束,他心情愉悦地回到家中,吃过母亲准备好的早餐。

他刚坐到书桌前,准备拿出沉星苒特意整理的压轴题集继续用功,手机却突兀地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上“陈文卓”三个字,让许琛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喂,陈老师。”

“小许!哈哈哈,天大的好消息啊!”

电话那头,传来陈文卓标志性的、爽朗中带着一丝喜悦的笑声。

“你那首歌,通过终审了!”

“这么快?”许琛道了声谢,心里也确实有些意外,“之前不是说,还要等两个月吗?”

“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陈文卓的语气里满是惊叹,“你这首歌,简直就是为那部剧量身定做的!导演听完成品小样,当场就拍板了,直接定为主题曲!”

“至于演唱者,”陈文卓顿了顿,解释道,“剧组那边会找更专业的成名歌手来演绎,毕竟是s级项目,对演唱者的咖位有要求。这样一来,你这边的费用——可能会稍微低一些。“

许琛对此早有预料,路娴的咖位确实还够不上。

“没问题,陈哥,我明白。”

“好!通情达理!”陈文卓对许琛的态度非常满意,“价格方面,剧组那边给出的最终买断报价是五十万。这个价格,对于一个纯新人来说,已经是天价了,足以看出剧方对这首歌的重视!“

五十万。

当这个数字从听筒里传来时,即便是许琛,心脏也结结实实地漏跳了一拍。

他表面上依旧平静,甚至连呼吸的频率都没有改变。

但他的脑海里,却已经掀起了波澜。

一首歌,五十万。

加之之前小说和歌曲的收入,自己银行卡里的数字,马上就要突破三百万大关了。

一个高三学生,三百万存款。

这种感觉,远比考年级第一,要来得更真实,更刺激。

“不过,许,我今天打电话给你,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报喜。”

陈文卓的话锋忽然一转,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

“我想约你来我的工作室一趟。”

“有些事情,我想当面,和你好好聊聊。”

许琛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早上八点半。

他沉吟片刻,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好,陈哥,我九点准时到。”

陈文卓的工作室在城西一片老工业区里,不算偏僻,但也不在繁华地段。许琛直接在路边叫了辆网约车,报出地址,车子便导入车流,朝着目的地驶去。

靠在后座上,许琛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脑子却在飞速运转。

陈文卓今天这个电话,绝不仅仅是报喜和签合同那么简单。

因为父亲在体制内工作,许琛从小耳濡目染,比同龄人更早地理解了这个社会的运行法则。华夏,终究是一个绕不开人情世故的地方。尤其是在文娱这种高度依赖圈子和资源的行业里,想要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几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作品的制作、歌手的挑选,到后续的发行、宣发、上架各大平台—这是一条完整且封闭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一个没有根基的独狼,就算能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也大概率会因为动了别人的蛋糕,而被整个圈子无声地扼杀在摇篮里。不会有成名歌手敢唱你的歌,不会有平台愿意给你推广的渠道。

这甚至还有个专业术语,叫做防爆。

你不肯给大家一起分蛋糕吃,那么大家自然也不会帮你,从逻辑上看这一点无可厚非。

所以,对于陈文卓这样主动递过来的橄榄枝,许琛当然不会愚蠢地拒绝。

他很清楚,自己最大的依仗,是那个来自地球的、取之不尽的文艺作品库。但如何将这些宝藏变现,并在这个过程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则需要完全不同的智慧。

诸如什么“我的歌必须卖一百万,少一个子儿我就跟你们死磕到底”之类的热血桥段,多半只存在于不切实际的小说里。现实,往往残酷得多。

有一个像陈文卓这样,在圈内有地位、有人脉、有口碑的引路人,意义非凡。即便前期需要分润出去一部分利益,但只要能顺利地踏入这个圈子,将一首首金曲推向市场,随着作品的积累和地位的提升,他能收获的,只会越来越多。

这笔帐,许琛算得很清楚。

车子在一栋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六层矮楼前停下。

许琛付了钱落车,抬头打量着眼前这栋建筑。墙体很厚,外立面爬满了郁郁葱葱的常春藤,在冬日里依旧顽强地保持着一片绿意,给这栋老楼平添了几分生机和神秘感。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门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与略显陈旧的外表截然不同,工作室的内部装修充满了现代感和设计感。冷色调的工业风,搭配着原木材质的家具和暖色的灯光,营造出一种专业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一位穿着得体西服工装的前台美女立刻从座位上站起身,脸上带着职业化的温和笑容。“您好,请问有预约吗?”

“我姓许,叫许琛,约了陈文卓老师。”

“好的,许先生,陈老师已经在等您了,请跟我来。“

在前台的引领下,许琛穿过一楼开阔的接待区,乘电梯来到了三楼。

上午九点,正是上班时间。但整层楼却显得格外安静,走廊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吸收了绝大部分的脚步声。两侧的房门大多紧闭着,只有少数几间是开着的,能隐约听到一些或悠扬或激烈的音乐声,从门缝里飘散出来。

应该是编曲室或者录音棚。许琛对这种地方并不陌生,之前在短视频平台公司的录音区,也见过类似的布局。

前台将他引到一间挂着“音乐总监”牌子的办公室门口,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便悄然退下。

许琛正准备抬手敲门,一个略显尖锐,又带着明显不满的女人声音,忽然从门内传了出来,清淅地穿透了厚实的门板。

“陈老师,我当初是相信你们工作室的实力,才把我的新专辑全权委托给你们的。结果呢?这都快半年了,制作出来的歌,勉强能听的就那么两首!“

女人的年纪听起来不大,但语气却很冲,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质问和毫不掩饰的失望。

“尤其是你们工作室那位袁老师,他的水平,我真是看不上!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就是陈词滥调,要么就是无病呻吟,完全没有一点灵气!这就是你们金牌工作室的制作水准吗?“

这番话说得极其不客气,几乎是指着鼻子在骂人了。许琛站在门外,听得都有些心惊肉跳。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面对如此尖锐的指责,陈文卓的回应却依旧温和,甚至带着几分安抚的意味。

“张小姐,你先消消气。音乐创作这种事,确实是需要灵感和磨合的。袁老师最近的状态可能确实有些波动,但他的专业能力,在业内还是有口皆碑的。您看这样好不好,我再跟他沟通一下,让他按照您的想法,重新调整一下创作方向?“

“调整?还怎么调整?”女人的声音拔高了几分,充满了不耐烦,“我不想再等了!我的出道活动排得很满,没时间再陪你们这么耗下去!“

“那您的意思是——”陈文卓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无奈。

“我的意思很简单。”女人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强势。

“陈老师,今天,你必须亲自出,帮我写一首主打歌出来。”

“否则,我就坐在这儿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