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陆老哥啊,我们岘林东村可是二十多年没出过童生了!”
“是啊是啊,老陆家有福气啊,这是出了读书人啊!”
“这书杰今年才十四岁吧,已经是童生老爷了,咱们岘林东村这是出了一个神童啊!”
“没想到啊,这父子两人竟然是书杰先考中童生了,陆景远---”
“你这碎嘴子,别人家开心的时候你别讨打。”
刚跨进院子,就听到村里人的议论声,尤其一些话,让陆景知忍不住脸上发笑。
真是朴实无华的古代人啊!
说话都那么纯朴!
------
陆书杰拿出了赏钱,是个小布袋子,里面应该是碎银子。
再看老齐婆子,平日里一文钱恨不能掰开成两份藏起来,此时却一脸笑意,老脸笑的跟菊花一样。
只是,她看到陆书杰每散出去一点碎银子都会嘴角抽搐,脸上却也是真的开心,
那种又痛又快的感觉,陆景知是真的体会不来。
难道,‘痛快’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哎!”
叹了口气,陆景知为原主不值。
原主病重,老齐婆子连请大夫的钱都舍不得拿出来。
如今,陆书杰就考上个童生而已,正经功名都不是,打赏的银钱,硬是要打肿脸充胖子,竟然还给出了碎银子,而且看老两口的神情,那是心甘情愿。
明明心疼银子得要命,却又真的心甘情愿拿出来。
将‘矛盾’一词也提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嘴脸,不看也罢。
掉头就走,陆景知回到了新家。
“爹!”
新家,只有三郎还在,其馀的都去挖池子了。
听到锣鼓声,陆三郎也知道,这是陆书杰考中了童生。
见自家老爹,脸色有些不好,陆三郎立马跑了上来。
“爹你没事吧?”
陆景知摇了摇头,“没事,去煮一些蜂蜜水,你爹我渴了。”
“嘿嘿,爹你等着,我这就去煮。”
“四丫、六郎、二宝、三宝,快来。”
往院子里面一坐,陆景知喊了一嗓子,四个正在围着鸡圈看小鸡子的娃娃蹬蹬蹬就朝着他跑了过来。
搂过四丫抱在怀里,陆景知掏出了饴糖。
“来,吃糖。”
“谢谢爹。”四丫笑了,爹是真大方,大嫂给他们四个吃糖,每天都是一小丢丢。
爹都是指头大一块起步给。
“都有都有,一人一颗。”
饴糖这东西就是麦芽糖,制作方法不是很复杂,无非就是发芽、熬煮、过滤、煮糖。
等三郎煮好了蜂蜜水,陆景知看了看淡黄色的蜂蜜水,感觉有些单调。
下一次去镇上,要买回来一些坚果干货才是。
若是有零食点心也能买一些,对了,还有茶叶。
自己摆烂养老的日子,不能一直窝在村里面看山看水吧?
自己这年纪,也不知道勾栏听曲,人嫌不嫌弃!
清水镇就有一家青楼,可惜,是个硬件设施很差的青楼,只是路过一次,陆景知就没有进去消费的兴趣。
古代这种青楼的女菩萨,不知道有多少恩客,估计得了个皮肤病什么的都没办法医治,更别说各种脏病,说什么陆景知也不会去。
实在不行,等脱离老陆家,看看要不要续个弦什么的,反正他现在钱多多。
“等等,我不是要买奴隶吗?既然如此,不如多买个丫鬟什么的?”
都要买奴隶当‘老爷’了,怎么就不能有一两个丫鬟伺候生活起居了?
“恩,这古代肯定不知道多少命苦被卖的女子,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我还是心善的。”
“爹,今天我带回来的三个蜂巢,有大有小,只弄了三罐蜂蜜。”
三郎不知自家爹仅仅坐下一会儿就思虑三千,汇报着他今天的收获。
“不错了,三罐蜂蜜能卖十八两六钱银子呢。”
“爹,书杰堂弟考中童生,你是不是不开心啊?”
陆景知点头又摇了摇头,“书杰这个童生,会让你爷奶更加疯狂!可惜科举这条路,他们根本就不清楚其中的艰难,童生不过是开始,连走上科举之路都算不上。不过书礼能考上也是他的本事,爹没什么想法。”
大名朝的科举制度很完善,童生只是通过了县试,需要去府城参加府试,过了才成为秀才。
秀才功名,才算是真正踏足科举之路,也是要秀才,其实才算是真正的‘功名老爷’,童生算个屁。
而秀才功名,也是朝廷承认的读书人,是给与功名福利的,不仅可以拥有五十亩免税田地,还能免去家里面的徭役、兵役。
秀才之后,还有举人功名,需要参加乡试,每三年一次。
乡试之后是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需要进京赶考,通过了会试便是进士功名,最后是殿试,确定名额,进士也分三六九等的。
一路过关斩将,才能步入仕途,成为一名大名朝官员。
陆老头、老齐婆子的祈盼,可不是一个童生功名,他们是盼着陆景远、陆书杰能当大官的。
“爹,咱们不管他们,自己过好自己就行。”
陆景知点头,“是啊,咱们自己过好自己,二房有出息了,咱们也不想着沾光。”
陆书杰有了这个童生功名,陆老头证明了自己的坚持有意义,怕是对自己这个“逆子”会更加厌恶。
如此一来,他要从老陆家分出来,免不了要脱层皮。
之前还想着,能从老陆家的产业中分出来一些。
可是如今,他是想都不敢想了,逼急了陆老头怕是不止会让他净身出户。
“爹,今天有三家得了蜂蜜,还有蜂王!跟我学的一共有六家,村长家、大爷爷家、王木匠家---”
陆三郎嘀嘀咕咕,把自己教人养蜂的事情说了一遍。
来问的人不少,可跟着他一起行动的才六家。
不过,在野外找蜂巢的可不少。
不然,他们也不会把所有找到的蜂巢全都弄回来。
若是晚了一步,怕是会被其他人找到。
接近天黑,大郎和林氏等陆陆续续回来。
大郎几个也拎着锄头回来了,他们在山坳里面的蓄水池已经挖了不少空间。
陆景知他们着手处理竹荀,林氏跟三个丫在厨房弄晚饭。
晚饭很丰盛,猪油渣炒野菜,凉拌野菜,最后是三只烤鸭。
饱餐一顿,陆景知拿出了一些银钱。
“这段时间家里面赚了不少,也该给你们一些零花钱了。”
五六个郎崽,除了大郎两口子五两银子外,其馀四个郎和大丫一人一两银子。
至于其它才几岁的儿孙,想吃什么或想要什么,给他们买。
“爹,我这太多了。”
大郎有些无措,爹说了这是零花钱,他们想怎么用可以自己支配,不算在林氏保管的银钱里。
林氏保管的银钱,他们虽然能用,但用了需要向全家报备用来做了什么,尤其要给爹说明。
他们虽然被陆景知分出来,但其实家里还是陆景知这个爹当家做主,都是听话的娃。
“你也成家了,该有一些私房银子,钱是男人胆,林氏嫁入咱们陆家快三年了,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这几日你找个时间,带着她跟几个孩子回娘家看看,买上些礼物。”
陆大郎有点懵,随即略带愧疚看向了林氏。
这段时间他从早到晚都没休息,开荒的水田,还有捕蛇、捕猎、找蜂巢,整个人象个陀螺一样。
他都没想到要带着林氏回娘家看看,没想到爹会主动提出来。
林氏更是湿了眼框,她家里面也不富裕,否则也不会一两银子彩礼就嫁来了陆家。
二郎三郎一直没娶妻,不就是老两口不愿给多的彩礼,没人愿意嫁过来。
林氏这几年的日子,只能说是饿不死。
却不曾想,公爹病了一场,他们家就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现在的日子,跟泡在蜂蜜罐子里面一样。
天天哪怕没吃蜂蜜也比吃了蜂蜜一样幸福。
“谢谢爹!”
陆景知笑了笑,拍了拍大郎的肩膀,便起身往老陆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