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终于忍不住了。
虽然年龄尚小,但他龙威已现。
只见小皇帝狠狠的拍了一下龙椅扶手,他的声音怒不可遏:
“请罪请罪!又是请罪!请罪有什么用!?
朕看你们都是一个德性,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请罪,请罪解决不了就辞官。
一套唱念作打下来什么事情都没解决,倒是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发生了叛乱这么大的事,请罪治罪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
你们得给出个解决的对策啊!如此大的叛乱该怎么处置!?
若再动摇拖延下去,真让叛军渡过江北直插中原腹地,我大周王朝岂不会动摇!?
届时,你们一个个的,都罪无可恕!”
小皇帝发飙,尤其是在朝堂上当着众人面彻底发飙,这还是头一次。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皇帝,他要是仗着年龄小,一怒之下真要杀几个人的话,朝堂之上也没话说。
所以这个时候,群臣百官是真的有些慌。
只见下面站的这么多官员,纷纷冲着小皇帝拜下:
“臣等有罪,陛下息怒……”
龙椅上的小皇帝都快无力生气了。
又是有罪,又是息怒,又是这套毫无意义的说辞,这些人真是没完没了……
他毫无形象的翻了个白眼,坐在龙椅上一阵心累。
正在朝局显得有些混乱的时候,还是老成持重的丞相发话了。
这老丞相向兵部尚书问了句:
“叛贼叛乱,总有个理由总有个旗号。
这群叛贼,是打着什么旗号掀起叛乱的?”
提起这件事,跪在地上的兵部尚书汗如雨下。
虽然他慌的不得了,但这个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咬着牙回答了起来:
“叛……叛贼打出的旗号是……是……”
“是什么?说呀!”
“是……诛妖后清君侧!”
老丞相脸色大变,群臣百官更是惊慌不定,整个议事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几乎所有人都恐惧万分。
龙椅上的小皇帝这下沉默了,他也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垂帘后面也没有什么别的动静传出,群臣百官不知神母皇太后反应如何?
诛妖后清君侧?
这是有人忍受不住神母皇太后一直垂帘听政,从而跳出来了,矛盾直指什么皇太后?
不对,不是这样。
小皇帝年龄毕竟还小,还达不到让太后还政于帝的年龄。
所以这次叛军打出这个旗号,只是某个野心家或者幕后黑手找出的适合叛乱的理由。
或者说这个野心家幕后黑手,想要用这个旗号搅浑水,激化朝廷矛盾,让大周王朝自乱阵脚。
群臣百官都是聪明人,好多人立刻想通了这个道理。
但想通归想通,该慌还是会慌的!
毕竟打出的这个旗号针对神母皇太后太甚,他们若是太后本尊,焉能不怒?
是啊,焉能不怒?
不过,有更加生气的人。
只听得安静的垂帘后面,突然传出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这个男声清朗卓越,平淡之馀又让人感觉到一股大恐怖。
他冷笑一声:
“诛妖后清君侧?
呵。
他们要诛谁?他们要清谁?”
突兀的声音,让群臣百官包括小皇帝在内众人纷纷惊悚。
小皇帝还好,他知道这是谁的声音,惊悚的原因只是感受到了这声音当中的愤怒,从而在龙椅上有些坐立不安。
但是更下面的群臣百官,则是惊恐的同时又特别疑惑。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人?竟敢在这个时候插话?扰乱朝议秩序?
他们的第二反应是,这人怎么在垂帘之后?那里可是神母皇太后的尊位呀!
他们的第三反应是……
听此人声音的来源,好象就在神母皇太后身侧!
于是有不少胆子相对较大或者资历较深的官员大臣,偷眼抬头打量上面的垂帘后面。
通过垂帘遮挡,他们惊讶的发现,圣母皇太后所坐的凤座旁边,竟然放了另一个椅子。
椅子上此时坐了一个男人,刚刚那个声音似乎就是这个男人发出的。
真是奇怪!
之前上奏议事时,也有不少人注视过上面的情况,没发现神母皇太后身边有人啊?
怎么不知不觉,就忽然多出一个……
等等!难道是?
这些人的反应也挺快。
很快他们便猜测出了此人的身份,知道这人很有可能是五殿下周兆。
毕竟,能坐在垂帘后面神母皇太后身边,突然在朝议上插话,而且本身还透露一股漫不经心的人……
只有这位身为仙师的五殿下了!
哦,原来是这位呀。
那没事了。
这位昨天刚回来,回来后就解决了一个讲官,今天还没走很正常。
只是……
老天爷呀,这事怎么就这么巧?
五殿下刚回来,就碰到了叛乱这种事。
叛军打出的旗号,还直指神母皇太后,这怎么可能不让五殿下生气?
小皇帝生气也好,神母皇太后生气也罢,这些都是可控的,该怎么办也有前例可循。
可这位仙师五殿下生气了该怎么办?会发生什么事儿?谁也不知道。
以至于安静的群臣百官心有惴惴,所有人心里七上八下,不知这件事情该如何收场,亦不知仙师五殿下接下来是何反应?
令人恐惧的沉默持续了几个呼吸后,垂帘后面忽然传出了周兆的轻笑:
“母后为了大周王朝垂帘听政整日案牍劳形,我这个当儿子的见了,都心疼不已。
如此付出,有些人看在眼里,非但不感激,反而暗中生恨。
呵呵,这群叛军打出的旗号如此针对母后,绝非偶然意外。
他们背后,说不定有高人指点。
不管是叛军,还是幕后黑手,我既然遇到了,便不能不管。”
话到这里,周兆从座椅上起身,他看向许致舒:
“母后,你且再次安坐,儿子去去就来。
儿子这次要斩草除根,为母后出气,以证母后身后有我撑腰,母后的威严无人能触犯!”
话音刚落,周兆便化为一道遁光,眨眼间闪出垂帘遁出了议政大殿之外。
大殿里的群臣百官都看到刚刚那道遁光遁了出去。
近距离感受着仙师的玄妙和威势,他们后背满是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