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309过于主动的合作方
2014年12月31日,清晨五点。
当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已经沉浸在跨年气氛中的时候,被誉为“电商之都”的杭城,却早早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苏醒。
城市东部的下沙区,各大电商园区和物流中心依旧灯火通明。
条条主干道上,满载包裹的货车川流不息。
马上就是元旦了。
对于普通人意味着三天小长假,可对于这座与互联网脉搏同频共振的城市而言,只是又一个需要全力冲刺的业务节点。
仅此而已。
窗外是墨黑的天色,雨点敲打玻璃,发出细密声响。
戴颖伸了个懒腰,赤脚踩在地板上,迅速完成了洗漱,准备化妆。
今天,是四季青服装市场批重磅新款到货的“拆包日”。
对于女装从业者而言,这可不仅仅是一个洞察行业风向的关键节点。
她打开专业化妆箱,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所有补给品。
同色系的补妆气垫,吸油纸,备用口红,发型干发喷雾,防止高跟鞋磨脚的神奇贴布,口气清新喷雾,以及几块高能量的巧克力。
每一个物件都有其固定的位置,确保她在忙碌的间隙能瞬间找到所需。
接下来,她将长发用一个大号抓夹随意地盘在脑后,开始更换战袍。
资深淘宝模特戴颖,轻而易举找出来一套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的标准配置。
无痕裸背内衣。
肩带可拆卸,背部设计极简,确保在试穿任何露背露肩款式的衣服时,都不会露出尴尬的内衣轮廓。
超薄无痕安全裤。
材质丝滑,紧贴肌肤不留痕迹,是应对频繁穿脱裤裙的必备。
接下来是自备的试装打底。
一件u领的黑色弹力背心,和一条基础款的黑色裤子。
方便到许多上衣可以直接套在外面展示。
这些都是她多年穿版模特生涯积累的经验。
最大限度减少换装时的障碍,同时避免任何痕迹影响服装展示效果。
她没有时间在家化妆,只是快速拍上一层保湿水乳,素面朝天套上一件厚重的羽绒服,将长发随意挽起,便提起那个装着高跟鞋和简单补妆用品的手提包,悄无声息融入了杭城黎明前最深的夜色里。
打车赶往四季青的路上,戴颖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轮廓,算了算时间,给助理发了条消息过去。
【周总他们大概中午到,你先去接待一下,把他们带到酒店休息,我们晚上再一起吃饭,餐厅订好了没?】
【ok,老板你就放心吧。】
事实上,她一手创办的aactive运营已经步入了正轨。
作为老板,她根本不用再亲自下场,重操淘宝模特这份辛苦的旧业。
但一种更深层次的焦虑驱使着她。
在线数据的反馈,总是滞后于市场一线。
也许有些时候,唯有亲身站回那个小小的展示台,感受来自全国各地批发商最直接,最热烈的反应,她才能真正触摸到潮流跳动的脉搏。
更何况,这次重返四季青,戴颖还肩负着一项更为重要的秘密使命。
清晨六点不到,四季青服装市场已然苏醒。
巨大的建筑群在雨中蛰伏,内部变成了人声鼎沸的模样。
拖车滑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刺耳声响,各家店铺开启卷帘门哗啦啦,早起档主们互相问候
野蛮时代,四处充满生机。
戴颖熟门熟路,穿过迷宫般的信道,径直来到中州服装城三楼的一家店铺。
这家店规模颇大,在四季青也很有名气,店主羊晓兰是戴颖多年前合作过的老熟人。
“哟!这不是我们戴颖美吗?”
“今天什么风把你给吹回来了?”
羊晓兰正指挥着伙计搬运新到货的大包裹,看到戴颖,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她年近四十,身材微胖,眼神里透着江浙商人特有的精明干练。
戴颖脱下羽绒服,露出里面的衣服笑道。
“兰姐,瞧您说的!“
“己开了店,更不敢脱离市场,怕审美掉队,万被时代淘汰了怎么办?”
她语气轻松,仿佛真的只是来重温旧梦,查找灵感。
三言两语间,她就把羊晓兰忽悠到了一边。
只不过,她内心深处真正的小九九,是绝不会轻易向外人道的。
羊晓兰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着些许感慨。
“台子早就给你准备好了,今天可就指望你给我们带带人气了!”
“放吧黄姐,保证完成任务!”
戴颖笑着应承,目光投向熟悉又陌生的战场。
早晨七点整,戴颖站在店内约一平方米见方的木质增高展示台上,准备穿版。
脚下踩着高跟鞋,小腿线条修长笔直。
店内十几个货架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新款服装。
色彩斑烂,材质各异,还有成箱的新货在不断运入,拆包,挂版,整个店铺象一个高速运转的时尚工厂。
台下,早已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批发商、买手和实体店店主,他们大多提着黑色的大号塑料袋或拖着小型拖车,亮晶晶的眸子紧紧盯着台上,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件有没有人要?”
话音刚落,戴颖几乎是秒速脱下身上展示的前一款衣服,利落换上另外一条。
动作流畅,没有丝毫拖沓,转身,侧身,微蹲。
三两步的动作,每个角度都能精准地展示到,专业极了。
“我要!灰色五十条,蓝色三十条!”
“这个紫色,给我来二十条试试!”
“我全要了!每个颜色先来一百条!”
台下瞬间举起一片手臂,争抢声此起彼伏。
这些经验丰富的买家,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要做出判断,决定是否下单。
他们的决策,直接决定着这款产品能否成为爆款,流向全国市场。
戴颖得到消息之后,一边迅速接过下一套,一边用眼角馀光扫过踊跃下单的买家,默默记下哪些款式反应最热烈,哪些颜色更受青睐,哪些细节被反复询问。
这就是她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四季青,这个庞大的服装帝国,本身就是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迷宫。
十几座大型商场相连,成千上万家档口鳞次栉比。
在店的不远处,另一家档口请来了打扮时尚的dj打碟喊麦,模特换装的速度更快,气氛更加火爆,直接变成一场永不落幕的时尚派对。
在这里,穿版模特们用惊人的速度诠释着一句老话。
时间就是金钱。
五六秒钟换一套,一分钟展示十几套,一天下来更换数百甚至上千套衣服,都是家常便饭。
她们的人生,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被按下了快进键。
上午十一点,经过三个多小时不间断的高强度工作,戴颖已经试穿了超过三百五十套服装。
额头早已渗出细汗,小腿因为长时间站立和高跟鞋的压迫,有一点点酸胀,腰肢也开始发僵。
但她依旧保持着最佳状态。
每一次转身,每一个微笑,充满感染力。
就在这时,人群微微分开,店门口出现了一男二女三个身影。
周明远的视线迅速扫过店内热火朝天的景象,最后落在了展示台的身影上。
戴颖也看到了等待已久的合作方,表情明显有些诧异。
趁着导购递来下一套衣服的间隙,她朝着周明远快速眨了眨眼,算是打过招呼。
她没有立刻下台,而是坚持展示完手上最后两套衣服,才找到机会,踩着高跟鞋小跑下台,抓起一瓶矿泉水,仰头灌了几大口。
“原来你之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的?”
周明远全程目睹了刚才如同战场般的一幕,忍不住感叹起来。
纵使他两世为人,看到这一幕也觉得有点新鲜。
同时,对面前的戴颖刮目相看。
白手起家的女孩子,果然没有一个是易于之辈啊:.
能吃苦,肯动脑,能从这种地方摸爬滚打出来,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戴颖绝对有东西0
“是啊。”
戴颖用纸巾擦了擦嘴角的水渍,呼吸还有些急促。
“忙起来的时候就这样。”
临近中午十二点,戴颖招呼周明远和贺敏在店铺后方的角落坐下,点了几份外卖。
简单的西红柿鸡蛋盖饭刚送到,戴颖才扒拉了两口,店门口又涌进一波新的客户,指名要看新款样衣。
戴颖立刻放下筷子,没有丝毫尤豫,重新站上那个小小的展示台,开始营业。
周明远跟贺敏交换了一下眼神,又看了看旁边那盒迅速凉透的盖饭,若有所思。
这个女人的敬业和拼劲,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见过太多合作方,在面临类似情况时,往往会选择放下工作,优先招待他这个重要客户。
人情世故嘛!
但戴颖反倒更真实。
她仿佛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承诺。
让他亲眼看到最贴近一线的市场。
“爆款!绝对是爆款!这款裙,给我来两百条!”
“还有上面那件速干t恤,白色灰色各一百件!”
66
台下,买家们的下单声不绝于耳。
羊晓兰穿梭在人群中,一边记录订单,一边用对讲机与后仓联系备货,忙得脚不沾地。
“旁边那款卫衣才三十多件,单价也低,不走量啊。”
“那就下架!”
在四季青,没有人避讳谈钱。
这里的每个人都象上紧了发条的陀螺,被日新月异的电商驱赶着疯狂旋转。
周明远静静观察着面前的一切。
淘宝模特展示的穿搭,往往能瞬间引发跟风,有时一个顾客出手就是成百上千件的订单。
这些年轻的穿版模特,用她们的美貌、身材、专业和汗水,实实在在地站出了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生意。
趁着下一波人流间隙,戴颖再次下台休息,走到羊晓兰身边,随口问道。
“兰姐,最近店里生意还好吧?”
“还行还行。”
羊晓兰对戴颖这个自己人不太设防。
毕竟瑜伽裤和她们店的主流女装品类冲突不大,而且两人私交确实不错。
“差不多三四千件吧。”
“都已经这么多啦?”
戴颖惊讶得瞪大眼睛。
羊晓兰这家名为乔拉菲的女装店铺,在整个四季青服装市场里算是中流水平,拥有稳定的客源和供应链。
早在戴颖还从事淘宝模特的时候,羊晓兰的日销就已经能卖到上千件了。
她在心里一盘算,三四千件的销量
营业额岂不是能破百万?
傍晚六点,四季青市场的喧嚣渐渐平息,部分档口开始收拾准备打烊。
“周总,今天真是让你见笑了,忙得都没能好好招待。”
远来是客。
戴颖带着解忧传媒的客人们,来到了附近一家地道杭帮菜馆。
几道精致家常菜,一壶清香龙井茶。
戴颖举起茶杯,眉眼间满是明媚的笑意。
“客气什么戴姐。”
周明远的称呼在不自觉间变得亲近了许多。
“都是自家人,今天我们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说实在的....你这种工作态度要是不赚钱,真的天理难容。”
男人这话发自内心。
自从aactive与解忧传媒创建深度合作以来,戴颖可谓不遗馀力。
周明远只是一句话,她就利用自己的闲遐时间,足足花了小半个月帮忙考察市场。
她不仅提供了详尽的行业分析报告,更是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亲自重返四季青,以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将整个行业的供应链情况乃至客流潮汐,掰开揉碎呈现在他面前。
这份用心,早已超出了普通合作的范畴。
“周总过奖了,合作共赢嘛,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戴颖笑着摆了摆手。
她并没有居功,态度拿捏的恰到好处。
“不不不,戴姐,这不一样。“
周明远象是听懂了对方的弦外之音,反倒收敛了笑意。
他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察言观色能力更是登峰造极。
工作归工作,私交是私交。
就算是帮忙,也有帮忙的界限。
他原本的预期可不是这样。
戴颖人在杭城,只要能介绍一两位供应链老板,带他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四季青的概况,就已经算是够意思了。
假如他自己要搞服装,剩下一大堆的细节方向乃至选品,都需要他自己去摸索和谈判。
可令周明远意外的是,合作商的热情,竟然做到了如此极致的地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引路,而是近平倾囊相授,将整个行业的底裤都翻给他看。
戴颖这样,未免显得有点用力过猛。
那么,她想要的究竞是什么?